所有文章 > AI驱动 > R语言实现随机森林(RF)以及绘制ROC曲线和混淆矩阵

R语言实现随机森林(RF)以及绘制ROC曲线和混淆矩阵

随机森林(Random Forest)是一种集成学习方法,由多个决策树构成的模型。它通过对训练数据进行自助采样(bootstrap sampling)和特征随机选择(random feature selection)来构建多个决策树,并最终通过投票或平均预测结果来进行分类或回归。

随机森林(RF)优势

这部分可以直接跳过,直接看后面R语言实现随机森林(RF)代码。

上次介绍了逻辑回归(LR),这里简单说一下随机森林的优势,随机森林在生物信息学中应用场景和逻辑回归类似。关于逻辑回归的内容可以点击下面链接查看。

R语言实现逻辑回归(LR)以及绘制ROC曲线和混淆矩阵

  • 处理非线性关系:随机森林可以捕捉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。它由多个决策树组成,每个决策树可以学习和表示不同的特征组合,从而更好地处理非线性关系。而逻辑回归是线性模型,只能捕捉线性关系。
  • 鲁棒性和抗噪性:随机森林对于噪声和异常值具有一定的鲁棒性。由于采用自助采样和多个决策树的投票或平均,随机森林可以减少个别样本的影响,从而更具鲁棒性。逻辑回归相对较为脆弱,受异常值和噪声的影响较大。
  • 处理缺失值:随机森林可以有效地处理含有缺失值的数据。随机森林利用随机特征选择的方式,可以在不使用缺失值的情况下对样本进行预测。逻辑回归在处理缺失值时需要对缺失值进行特殊处理。

但是逻辑回归也具有其自身的优势,如模型解释性好、计算效率高等。在实际应用中,选择使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数据特点、问题需求以及性能评估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。

下面讲一下如何在R中实现随机森林

R语言实现RF

测试数据和代码

百度云链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4xTrOn3R7ClU7i4wZ7ZYew 提取码:6lli

# 导入必要的包,没有安装的可以先安装一下
library(dplyr) #数据处理使用
library(data.table) #数据读取使用
library(randomForest) #RF模型使用
library(caret) # 调参和计算模型评价参数使用
library(pROC) #绘图使用
library(ggplot2) #绘图使用
library(ggpubr) #绘图使用
library(ggprism) #绘图使用
# 读取数据
data <- fread("./RF_data.txt",data.table = F) # 替换为你的数据文件名或路径

数据长这个样子,一共35727行,214列。每一行代表一个样本,第一列是样本标签malignantnormal,后面213列是213个特征。我们想根据213个特征,使用RF训练出一个能够对样本进行精准分类的模型

构建RF模型

# 分割数据为训练集和测试集
set.seed(123) # 设置随机种子,保证结果可复现
split <- sample.split(data$type, SplitRatio = 0.8) # 将数据按照指定比例分割
train_data <- subset(data, split == TRUE) # 训练集
test_data <- subset(data, split == FALSE) # 测试集

# 定义训练集特征和目标变量
X_train <- train_data[, -1]
y_train <- as.factor(train_data[, 1])

# 创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
model <- randomForest(x = X_train, y = y_train, ntree = 100)

# 输出默认参数下的模型性能
print(model)

这是一个没有经过调参的模型结果,尽管看起来模型已经很不错了,但我们还是继续进行调参,看一下模型效果能够上升多少。

使用caret包进行调参

有至少两个参数需要进行测序,分别是mtryntree

  • mtry参数:它表示每棵决策树在进行节点分裂时考虑的特征数量。默认情况下,mtry的取值是平方根(对于分类问题)或总特征数的三分之一(对于回归问题)。mtry的选择影响了随机森林的多样性和模型的复杂度。较小的mtry值可能导致过拟合;较大的mtry值可能导致欠拟合。通常,可以通过交叉验证或网格搜索等技术来选择最佳的mtry值。
  • ntree参数:它表示随机森林中决策树的数量。ntree的值决定了随机森林中决策树的个数,也可以说是集成模型中基学习器的数量。增加ntree的值可以增加随机森林的稳定性和预测准确性,但也会增加计算开销。通常,可以通过交叉验证或学习曲线等方法来选择合适的ntree值。

由于caret包只提供了mtry参数的调节,关于ntree参数的调节我们这里手动进行。

mtry参数调节

# 进行参数调优
# 创建训练控制对象
ctrl <- trainControl(method = "cv", number = 5) #使用五折交叉验证,也可以选择10折交叉验证。
# 定义参数网格
grid <- expand.grid(mtry = c(2, 4, 6)) # 每棵树中用于分裂的特征数量,这里只是随便给的测试,主要为了介绍如何调参,并非最优选择。

# 使用caret包进行调参
rf_model <- train(x = X_train, y = y_train,
method = "rf",
trControl = ctrl,
tuneGrid = grid)

# 输出最佳模型和参数
print(rf_model)

使用准确性来选择最佳模型。该模型最终mtry值为mtry = 6。

ntree参数调节

# 调整Caret没有提供的参数
# 如果我们想调整的参数Caret没有提供,可以用下面的方式自己手动调参。
# 用刚刚调参的最佳mtry值固定mtry
grid <- expand.grid(mtry = c(6)) # 每棵树中用于分裂的特征数量

# 定义模型列表,存储每一个模型评估结果
modellist <- list()

# 调整的参数是决策树的数量
for (ntree in c(100,200, 300)) {
set.seed(123)
fit <- train(x = X_train, y = y_train, method="rf",
metric="Accuracy", tuneGrid=grid,
trControl=ctrl, ntree=ntree)
key <- toString(ntree)
modellist[[key]] <- fit
}

# compare results
results <- resamples(modellist)
# 输出最佳模型和参数
summary(results)

从准确性可以看出,ntree = 200是最佳的。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调参,最佳的参数组合是mtry = 6,ntree = 200。

使用最佳参数训练模型

# 使用最佳参数训练最终模型
final_model <- randomForest(x = X_train, y = y_train,mtry = 6,ntree = 200)
# 输出最终模型
print(final_model)

从结果可以看出,经过调参的模型比初始模型好了一点点。

应用于测试集

这里使用caret包包中的函数来输出模型的评价指标,想手动计算可以参考逻辑回归(LR)的推文。

# 在测试集上进行预测
X_test <- test_data[, -1]
y_test <- as.factor(test_data[, 1])
test_predictions <- predict(final_model, newdata = test_data)

# 计算模型指标
confusion_matrix <- confusionMatrix(test_predictions, y_test)
accuracy <- confusion_matrix$overall["Accuracy"]
precision <- confusion_matrix$byClass["Pos Pred Value"]
recall <- confusion_matrix$byClass["Sensitivity"]
f1_score <- confusion_matrix$byClass["F1"]

# 输出模型指标
print(confusion_matrix)
print(paste("Accuracy:", accuracy))
print(paste("Precision:", precision))
print(paste("Recall:", recall))
print(paste("F1 Score:", f1_score))

从测试集中看,模型表现的也不错。下面我们来绘制一下混淆矩阵,ROC曲线。

绘制混淆矩阵

混淆矩阵提供了对分类模型性能的全面评估。它展示了实际类别和预测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,可以清晰地看到模型的预测结果中真正例、真反例、假正例和假反例的数量或比例。绘制混淆矩阵可以将复杂的分类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,使得结果更易于理解和解释。

# 绘制混淆矩阵热图
# 将混淆矩阵转换为数据框
confusion_matrix_df <- as.data.frame.matrix(confusion_matrix$table)
colnames(confusion_matrix_df) <- c("cluster1","cluster2")
rownames(confusion_matrix_df) <- c("cluster1","cluster2")
draw_data <- round(confusion_matrix_df / rowSums(confusion_matrix_df),2)
draw_data$real <- rownames(draw_data)
draw_data <- melt(draw_data)

ggplot(draw_data, aes(real,variable, fill = value)) +
geom_tile() +
geom_text(aes(label = scales::percent(value))) +
scale_fill_gradient(low = "#F0F0F0", high = "#3575b5") +
labs(x = "True", y = "Guess", title = "Confusion matrix") +
theme_prism(border = T)+
theme(panel.border = element_blank(),
axis.ticks.y = element_blank(),
axis.ticks.x = element_blank(),
legend.position="none")

绘制ROC曲线

ROC(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)曲线和AUC(Area Under the Curve)是评估二分类模型性能常用的指标。

  • ROC曲线是以模型的真阳性率(True Positive Rate,也称为灵敏度或召回率)为纵坐标,以模型的假阳性率(False Positive Rate)为横坐标所绘制的曲线。ROC曲线能够综合考虑分类模型在不同阈值下的预测能力。
  • AUC是ROC曲线下的面积,代表模型的整体性能。AUC值范围在0.5到1之间,其中0.5表示模型的预测性能等同于随机预测,而1表示模型的预测性能完美。通常来说,AUC值越接近1,模型的性能越好。
# 绘制ROC曲线需要将预测结果以概率的形式输出
test_predictions <- predict(final_model, newdata = test_data,type = "prob")

# 计算ROC曲线的参数
roc_obj <- roc(response = y_test, predictor = test_predictions[, 2])
roc_auc <- auc(roc_obj)

# 将ROC对象转换为数据框
roc_data <- data.frame(1 - roc_obj$specificities, roc_obj$sensitivities)

# 绘制ROC曲线
ggplot(roc_data, aes(x = 1 - roc_obj$specificities, y = roc_obj$sensitivities)) +
geom_line(color = "#0073C2FF", size = 1.5) +
geom_segment(aes(x = 0, y = 0, xend = 1, yend = 1), linetype = "dashed", color = "gray") +
geom_text(aes(x = 0.8, y = 0.2, label = paste("AUC =", round(roc_auc, 2))), size = 4, color = "black") +
coord_cartesian(xlim = c(0, 1), ylim = c(0, 1)) +
theme_pubr() +
labs(x = "1 - Specificity", y = "Sensitivity") +
ggtitle("ROC Curve") +
theme(plot.title = element_text(size = 14, face = "bold"))+
theme_prism(border = T)

本文章转载微信公众号@Bio小菜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