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I优先型公司的崛起:5个成功案例
从api.ai工作原理来看构建简单场景chatbot的一般方法
chatbot无疑是当前非常火的一个研究领域和产品方向,简单地可以分为两类,开放域bot和封闭域bot,开放域bot倾向于解决所有的事情,而封闭域bot倾向于解决某一个细分领域中的事情,旨在用AI技术提高效率,提高生产力。现阶段的开放域bot我个人感觉更像是多个常用封闭域bot的叠加,当用户发起一个请求,系统会判断出属于哪个细分领域,然后转到相应的程序中去执行并给出反馈,顺着这个逻辑来看,研究简单场景下的chatbot是个重要的基础工作,这类研究或者产品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复杂场景或者开放域bot的质量。当然逗乐型的bot并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。
图片来自paper – The Dialog State Tracking Challenge Series- A Review
chatbot是场交互革命,也是一个多技术融合的平台。上图给出了构建一个chatbot需要具备的组件,简单地说chatbot = NLU(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) + NLG(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)。(本文只关注NLP相关的技术,对语音识别并无讨论)
对于封闭域的chatbot,NLU的工作就是DST(Dialog State Tracker),用户给出输入之后,系统可以给出下面的形式作为state:
Act(Slot=Value)
Act表示用户行为的类型,比如请求、查询、打招呼等等;Slot表示用户输入中包含的某种Act下的Entity,比如查询酒店的位置、价格这些实体;Value是指Slot中Entity对应的值,比如位置在北边,价格在500-800之间等等。每一句话中可能包括多个Act-Slot-Value对,chatbot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准确地识别出Act,并且抽取出相应的Slot和Value。
紧接着是NLG的部分,前几天在PaperWeekly第二期中分享了三篇paper,其中两篇正是研究基于DST的NLG问题。
本文首先从api.ai这家企业提供的服务说起,通过研究其提供的封闭域bot构建技术,来提炼构建简单场景chatbot的一般方法,为构建复杂场景或者找出现有chatbot存在的技术问题和面临的技术难点打下基础。
api.ai
api.ai公司介绍
Api.ai provides developers and companies with the advanced tools they need to build conversational user interfaces for apps and hardware devices.
这家公司是一家典型的B2D公司,提供了一些工具帮助开发者轻松地开发一款bot,并且可以轻松地发布到各种message平台上。商业模式也非常简单,免费用户有一定次数的调用权限,需要大量调用的话,则付费购买,不同的权限有不同的价格,该公司也提供高级定制化服务。
api.ai公司成立于2010年(数据来自CrunchBase),其早期业务不清楚,但可以从提供的服务中推断出早期攒了大量的用户数据,而且涉及的领域非常多,比如:
每个领域都有一个知识库,如果你要开发某个常用领域内的chatbot,那么这个知识库将会非常有用。
重要概念和工作原理
重要概念
1、Agents。这个是一个对外接口,与其他应用程序或你的app进行整合的部分。如下图:
2、Entities。这里的实体和引言中提到的Slot类似,是指某个特定领域内的实体,是一类东西的抽象概括,比如HotelName这一实体,对应着很多的酒店名字,凯宾斯基、如家等等。有Entity,就一定有value,chatbot中重要的一步正是从user input中抽取出对应预先设定好entity的value,是一个典型的Named Entity Recognition任务。
这里经典的NER任务是识别出user input中的person、time、place等等几个基本元素,api.ai将这些常见的entity定义为system级的,即默认提供了训练好的识别器,当然不仅仅限于这几类基本的;而特定领域知识库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在于识别该领域内的entity。除了system level的NER之外,需要developer自定义一些entity,比如菜名,而且要给定具体的菜名和相似的表达作为samples进行训练。
3、Intents。这个相当于是从user input到chatbot执行某个action之间的一个映射关系,用户输入一句话之后,chatbot就可以理解其意图,是在打招呼,还是查询,还是做些别的事情。这部分api.ai提供了训练器,但是需要developer定义一些标注好的examples,标注的形式如下:
这里用户输入是book a ticket to Los Angeles on Monday,所谓标注包括两个level,一个是entity标注,一个是intent标注,前一个是为了训练NER工具,后一个是为了识别intent。这里因为LA是地名,Monday是时间,所以都会被api.ai的系统自动标注出来。
4、Actions。这个是由intents进行trigger的,actions就和引言中的Act类似,是一个具体的动作,比如说查询,但执行动作的时候一般都要带上具体的参数value,用户输入:“三里屯最近的阿迪达斯店在什么位置?”,chatbot首先会提取出place->三里屯,query->阿迪达斯店,然后转换为json丢给后台的查询服务,查询到结果后给出答案。这里的value抽取其实就是第二个概念提到的entity value。
5、Contexts。上下文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却解决不是很好的点,api.ai提供的方式是自定义一些context condition,当condition满足时,自动trigger出context关联内容template,然后filling slots,生成response。
工作原理
以RSarXiv chatbot为例,简单介绍下工作原理。(注:RSarXiv是我之前写的一个arxiv paper推荐系统)
step 1 自定义Entity,这里我定义了两个entities,一个是keywords和subject。keywords是为search功能提供value,而subject是为update new papers功能提供value。
定义好subject entity之后,我给出了几个examples,同时也包括其synonyms,keywords entity类似。
step 2 自定义Intents,这里我定义了两个Intents,分别是update和search。下图是update的examples,是我自定义的几个例子。api.ai会根据我定义好的entity进行自动标注,比如cs.CL,today是系统默认的entity所以也进行了自动标注。自动标注是为了后台的机器学习算法对标注好的examples进行学习,以提高chatbot的NLU准确率。
接下来,我需要定义下Actions,如下图:
Action被称为update,必须包含的参数是subject,也就是我们上面讲到的一个entity,date参数并不是必须的。所以,这里如果用户的input被识别出是update intents的话,就必须包括subject参数,否则chatbot会trigger一个response,类似“请用户输入subject”这样的话。
step 3 简单测试,在界面的右侧有一个console,用来测试当前chatbot的效果,我输入update cs.CL,得到下面的效果:
chatbot识别出Intent是Update,Action是update,Parameter是date和subject,并且subject的值是cs.CL,下面的Show JSON是api.ai为developer生成的,用来与developer自己的web service进行数据交换。
step 4 训练。训练包括两个部分,一是训练NER,二是训练Intent Classification。训练器是api.ai提供的,但是标注数据是developer自己提供的,当然训练数据越多,标注越准,分类器的准确率就越高,chatbot的NLU准确率越高。至于训练方法,docs中没有细说,我简单猜测一下,NER可以当做Sequence Labeling任务,和Intent Recognition类似,都可以看作是多分类问题,不管是传统的分类方法还是当下流行的deep learning方法都能得到不错的准确率。随着user logs的增多,训练数据会越来越多,chatbot通过学习就会变得越来越“聪明”。但这里有个问题,training data越多,需要标注或者修改标注的数据就会越多,也是一个麻烦事儿。
step 5 整合、发布。api.ai支持的平台非常多,包括当下流行的message平台,还有各种操作系统平台。在message平台上提供了一键整合的功能,在操作系统上提供了SDK。这里我用了slack平台,api.ai打通了和slack的接口,也提供了webhook,连接了我之前写好的web service,只需要按照它给定的消息接口进行定义即可。
demo
目前RSarXiv只提供两个简单的功能,一个是update今天最新的arxiv paper,你可以通过show me new papers in cs.CL等类似的话来获取cs.CL这个领域中最新的paper;一个是search功能,你可以通过search LSTM等类似的话来获取包括LSTM这个关键词的paper。由于是一个测试用的demo,就没做什么复杂的功能。
简单场景chatbot构建方法
介绍了下api.ai提供的服务,下面简单地提炼一下。
chatbot = NLU + NLG
api.ai解决的重点问题是NLU的问题,NLU也是Dialogue State Tracker(DST)的核心和基础,而DST是chatbot的核心。这里的NLU包括两个问题:
1、从user inputs中识别出user intent和对应的action。
2、从user inputs中抽取出预先设定好的entity value,作为action的parameter。
NLG在api.ai这里基本上通过developer在Intent中设定response,当识别出是哪个intent之后,response自然就有了,最多空一些slot,用结果进行填充。如果developer选择了webhook,即需要从自定义的web service中给定response。如下图:
跑了一个简单场景的chatbot demo之后,简单归纳下构建方法:
1、从特定任务中归纳出Intents、Actions、Entities。
2、分别编写Intents、Entities的examples,两类examples是做DST的基础,用来训练chatbot准确地识别user intents和entity parameters,至于算法,自己写也可以,用api.ai也可以。
3、做好DST之后,chatbot就知道用户的意图和相应的参数,丢给后台的web service去执行,并得到执行的结果,然后填充预先定义好的templates,生成response,返回给用户。
结束语
简单场景的chatbot关键之处在于做好DST,有一个叫Dialogue State Tracking Challenge的比赛正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举办的。我们说,封闭域的chatbot涉及两个方面,一是NLU,一是NLG,前者通过大量的examples来学习一个分类器和抽取器,得到Dialogue State,而后者根据Dialogue State,生成合适的response。
NLU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,尤其是标注大量的examples不是那么容易;NLG同样也不是一个好解决的问题,预先定义的template会让chatbot受限制于template的多少,手工痕迹太重,需要一种更牛的解决方案来代替。(其实挺多paper都在做这件事情,PaperWeekly也分享过几篇相关的paper,data driven的NLG方案同样需要大量的examples做训练。)
Context是个挺难的事情,现有的、成熟的解决方案仍是手工来定义条件,然后根据条件来trigger。我在想,能否构建一个动态的DST,可以是一张动态hash table,也可以是一个动态graph,记录着某一个user方方面面的状态,而不仅仅是某一轮对话中抽取出的信息,而是多轮对话中的信息,不仅在intent识别中可以用到context,在生成response时也可以用到,多轮对话和个性化对话都将不是什么问题了。或者,用现在流行的表示学习思维来想这个问题的话,也许context可以是一个分布式表示,user profile也是一个表示,NLG时以context distribution为condition来做generatation。
本文介绍了构建简单场景下chatbot的一般方法,用api.ai确实很容易做一个chatbot,而对于复杂场景,我觉得用api.ai来开发也没有太大问题,最费时的可能是构建context trigger。api.ai因为是面向developer的,所以对于普通的用户并不适合,但对于有一定经验的developer来说,使用起来就非常简单,提供的web界面也很好用,如果说chatbot是一个平台的话,那么api.ai正像是一个开发工具,提高了开发chatbot的效率,虽然NLG和context这两个问题可以做的更好,但整体来说降低了开发chatbot的门槛,是个很有意义和钱景的服务。
本文章转载微信公众号@Beyond Search